控制线故障,导致PLC输入信号异常故障处理

共 1 个回答

切换为时间排序
灭魂魂

2020-10-16 05:55:26

于是怀疑该输入点的光电开关故障,更换新备件后,输入点指示灯依然频闪,排除光电开关故障,然后用万用表检测系统电源电压和该光电开关电压,大约22V,也在正常的电压范围,那么问题可能就出在了控制电缆上了,于是就找了一些新的控制电缆,准备逐一替换原控制电缆每一个回路的传感器(接近开关、光电开关)。


更换到第三个传感器时,故障消除了,频闪没有出现,说明故障原因可能是该回路存在轻微漏电,由于生产紧急和天色已晚,就先用这根临时电缆代替了原故障电缆中的几芯线,待明天生产空隙时再处理。

第二天,趁着生产不忙,彻底检查下故障传感器和电缆,顺着电缆一路打开了桥架,对故障电缆一路检查,发现电缆中间有接头,由于生产环境和介质的因素,接头处有物料并回潮严重,造成控制电缆接头处有氧化出现,导致接触不良电阻增加,更换整个控制电缆后,故障消失。依次在手动状态下测试各功能正常。


总结:

1) 设备安装要规范,桥架内尽可能不要有接头(如果无法避免,也需要用焊接方法连接)。可能在安装时,设备制造商为了降低“成本”而将原本长度不足的控制电缆连接后使用,这样会造成使用时间长久,外部环境原因等使对接处电阻增加,造成隐性故障源。

2) 对于输入、输出回路的电源分配,尽可能按设备现场实际布局,合理分配模块的负载。当外部负载连接过多时,造成用户检修时判断故障的难度。

3) 设备电气原理图、外设的编号规范清晰。尤其是控制点多,回路多的设备和系统,有规范的线号标设有利于快速查询外设线路可能的故障源。


4) 当一时无法彻底查询线路故障点时,临时外设线路是一种因短时无法快速排除故障的处理方法,该方法目的是尽可能的减少生产停产时间,减少产品的不合格率。

共 1 条
  • 1
前往
64回答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