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3D打印复制洞窟完成上色总装,这次又是他们……

共 1 个回答

切换为时间排序
白喵

2020-08-14 13:37:26


这几天
#世界首例3D打印复制洞窟#
登上热搜榜,引起了不少关注



据@世界遗产云冈石窟官方 日前,云冈石窟第12窟原比例3D打印复制窟项目完成上色总装。这一项目由云冈石窟研究院、浙江大学等联手完成,历时近三年,由110块2米见方的“积木块”分6层拼搭组装而成。第12窟又名“音乐窟”,其中有我国古代最早宫廷交响乐团演奏中西式乐器的天人形象。 


今天,记者前往深圳,实地了解了刚刚完成上色总装的第十二窟复制窟。据了解,3D打印复制窟由110块2米见方的“积木块”分6层拼搭组装而成,所用的是轻质材料,让石窟重量从上百吨变为5吨。



云冈石窟第12窟复制窟项目经理 陈少康 
我们是专门在云冈石窟附近,捡了几块散落的石块,跟石窟的石头是一样的质感,回来之后找了专业的涂料厂,经过几十次反复的实验,把砂岩颗粒的颜色、质感,做到跟那个真实石块一样的那种感觉。

要让石窟“复活”,上色是关键一步。原窟雕像共包含了32种颜色,而且经历了上千年时光色彩变化和灰尘覆盖。最终5个人的美术团队经历八个月,完成了总计920平方米的上色施工。



除了每个雕像上色的工序复杂之外,而且每位画师色感和绘画手法不同,他们还要想办法保持最终的呈现效果一致。




3D打印,让文物保护多了一种思路


以前人们用绘画、摄影记录文物,留下的是平面形象,而3D打印和高精度复制技术带来的是革命性的突破。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郑嘉励 
文物研究一定要到现场去做采集和测绘,哪怕你到现场去,见到的数据也未必有3D打印见到的数据多,因为3D打印,你需要哪个角度的数据,你是随时可以采集到的,实际上采用的是一个上帝视角,全能的视角,它对于学术研究,各方面信息的观察,是一个革命性的突破。 

对文物而言,再好的保护也无法阻止时光的磨蚀,而高科技手段将保存尽可能多的信息并予以再现。 

不久之后,云冈石窟12洞窟的3D复刻版将在杭州首展。浙江博物馆陈列部的王炬表示,3D打印,让文物变得可以触摸,近距离甚至零距离,这或许是3D复制展最大的吸引力。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志荣,是云冈石窟第12窟3D打印团队的主要成员。在浙大的实验室里,她给我们展示了复制窟与原第12窟的对比图。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 李志荣
我们可以从形和色两个方面,大家看起来完全一样的,尺度和比例都是一致的。每一个被采集对象它的数据都是高精度的,这是一个巨大的矛盾,因为这个矛盾的其实就是说我的计算机算不了这么多数据,那怎么办呢?那我们采用我们浙江大学专项的攻关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目前呢,我们数字化的计算的成果来体现在了,我们整个复制的结果里面,保证它的形准,保证它的那个比例是准确的。   

上彩过程也成为了整个制作过程中最难的一个部分,5人小组工作了9个月才完成。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 李志荣
云岗石窟年代久远,而且在一个历史时期,是在云岗的矿区,有些煤灰对云岗颜色表面构成污染,所以这次上彩的时候,云岗研究院作出决定,说我们上的颜色不一定要表现被灰污染的状况,所以整个颜色的选择,比原有的洞窟要鲜亮。

很多人在云岗石窟旅游的时候,会留下一些到此一游之类的痕迹,所以在这次上彩的时候,团队做出决定,要予以保留。从整体来讲,上彩的过程,其实是对洞窟的一个再造的过程。是艺术团队在再造这个洞窟。



内容央视新闻,侵权联系删文。

本期编辑:AMTForum

商务合作:021-37709287

投稿邮箱:info@amtbbs.org

共 1 条
前往
72回答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