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离又撤资!美、日、韩三国挑头“去中国化”,多个产业链脱钩危机上演?
共 1 个回答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还在不断蔓延,有机构预测,死亡人数及所造成的损失,将超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总和。与此同时,医疗物资短缺和制造业产业链依赖中国供应的局面凸显,使得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率先做出“去中国化”的决定。
据了解,继日本发布帮助企业退出中国之后,美国也做出相应“脱钩”表态,韩国一家化工巨头企业则迅速撤资。令人警惕的是,其他发达国家可能会在未来积极跟进,在这样的情况下,化工产业链会受到多大影响?
日本、美国、韩国“挑头”
与中国脱钩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高度全球化的产业链显得脆弱不堪。但这场疫情对于全球产业链布局的实际影响目前尚无定论。许多观点认为,疫情过后跨国企业可能会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把部分产能迁出中国大陆。
目前,全球经济已经迅速陷入衰退,各国都陆续推出刺激计划。4月7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总额高达108万亿日元(约1万亿美元,约占日本GDP两成)的抗击疫情脱困计划,其中一项规模2,435亿日元(约22.63亿美元)的“改革供应链”计划曝光,文中提出了日本企业退出中国方案。
这笔资金将资助企业将产能撤离中国,包括用于资助日本企业将产线撤回日本本土的2,200亿日元,以及用于资助日本公司将工厂转移至其他国家,主要是东南亚,从而实现产业基地多元化的235亿日元。
在日本政府“脱钩”中国计划曝光之后,4月9日,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政府也有此计划,具体方法是,对美企从中国迁回美国所发生的所有成本,在当年进行100%的当期费用化处理,也即允许企业将这包括厂房、设备、知识产权、搭建、翻新在内的支出项目作为费用,在财务上对这部分金额进行税前列支,抵扣应缴税款总额,减少税负。
早在中国疫情爆发初期,这位美国政府著名的“鹰派人物”库德洛就扬言,这个时刻是美国企业从中国搬迁到美国的最佳时机,美国就业率可以大幅提高。
如果说美国、日本政府出资帮助企业撤离中国或许只是一个长远安排的话,而韩国企业是只做不说,马上已经出手了!
4月16日,韩国化工巨头,韩国第三大跨国企业SK集团,大手笔抛售所持的中国燃气集团全部5.35亿股,套现上百亿港元。据工作室记者了解,SK集团与三星、LG齐名,业务范围包含能源、化工、电讯、物流等。SK从2010年开始与中国燃气合作,参与了中国燃气创始人刘明辉与中石化的股权收购战,期间SK持有的中国燃气股份由1.5亿股激增至5亿股。
公开资料显示,SK集团是中国燃气的第三大股东。4月16日,该集团以每股作价21.15至22港元抛售中国燃气股份,相比前一个交易日收市价折让9.5%至13%,预计套现113.15亿至117.7亿港元(约15亿美元)。抛售当天,中国燃气的收盘价下跌4.3%。
风雨欲来
化工产业链“脱钩”进行时?
美国、中国、日本是世界前三大经济体,石化、化工、化工新材料等产业在全球经济占比比重很高,也是国际贸易的重头戏。如果经济脱钩全面展开,各国重新布局化工产业链,那么,对于中国来说的确是一次不小的冲击。
一位日本住友集团的工作人员向工作室记者透露,日本是矿产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日本化工新材料领域对中国的依赖程度极高,数据显示,中国是日本金属及制品的最大进口国,占比接近30%。在金属元素化合物全产业链中,中国实际是垄断着最上游原料的开采、提炼以及初级产品生产。
资源决定新材料,日本的化工产业链在世界上的选择并不算多。以用于生产计算机关键元件、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航空航天的稀土永磁材料为例,即便是在2010年中国限制稀土出口日本时,日本进口的中国稀土仍占总进口量的90%以上。不容忽视的是日本的半导体核心材料有优势,在硅晶圆材料、光罩、靶材等重要的细分子领域,日本企业所占份额多达50%以上。而中国目前还没有能够在这个领域实现较大突破。
日本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除了占据着化工产业链的上游,中国同时也是日本产品的最大销售市场,也就是说化工产业链的尾端,应用市场也被中国占据。
即便是日本企业“脱钩”也只能从生产环节寻求再布局。日本的化工原料产业逐渐降低对中国的依赖,部分原因是中国对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限制增多。
知情人士向工作室记者透露,美国方面首选考虑“脱钩”的可能是生物化工领域的制药行业,因为疫情使美国各界看到,美国90%以上的原料药掌握在中国手中,包括阿奇霉素、青霉素和头艳菌素等抗生素。
虽然印度是世界最大药品出口国之一,但其70%的原料药依赖中国,而许多关键的抗生素和退烧药,依赖程度几乎达到100%。以乙酰氨基酚为例,全球乙酰氨基酚供应量中有84%来自中国和印度,中国占总数的近三分之二。美国是世界上乙酰氨基酚最大单一市场,乙酰氨基酚是美国使用最广泛的药物成分,不仅存在于同名药中,还是数百种感冒、流感和过敏药物的成分。
不久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出警示,大约有20种药物完全从中国采购其活性药物成分或制成品。美国人认为这场危机凸显了一个日益严重的威胁:不仅在美国使用的许多药物都是在海外生产的,而且其关键成分也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生产。由于供应链的错综复杂,以及生产地透明度问题,目前很难完全预测出可能出现的严重短缺情况。
医疗物资方面,如防护衣、手术衣、手套和口罩,美国已经出现严重短缺。美国疫情爆发后,美国库存仅有1200万副N95口罩,但需要3亿副N95口罩来应对紧急情况。特朗普政府要求中国不要阻止医疗物资出口到美国,并动用1950年通过的《国防生产法》的特殊授权,以迅速扩大美国国内防护口罩和服装的生产。
疫情期间,中国石化产业链的超级能力令世界瞩目。海外疫情持续扩散,对口罩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而口罩原料的短缺导致聚丙烯价格暴涨,一度颇为疯狂。中国国内超过20家石油炼化企业迅速转产高熔纤维,涉及产能在646万吨之多。工商信息显示,中国目前生产熔喷布(口罩原料)相关企业共计2175家,2020年2月1日-4月13日新增1250家(与去年同期比较,增速高达4519.63%)。其中“进出口”的企业有1294家,占企业总数的59.49%。
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日本政府已经开始谋划,把包括化工产业链在内不少产业与中国切割的蓝图。
业内人士透露,多年来,日本对中国研究一直没有停止,六十年代中国建设大庆油田时,日本从《人民日报》上发现铁人王进喜的照片,由此推断出中国有石油机械需求的市场。日本开始向中国出口化工设备。1972年中日建交后,大量日本化工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直至今日日本对华贸易依旧十分活跃。
如今,日本政府拿出22亿美元,协助日本企业撤出中国大陆,与中国脱钩,相信这个决定是深思熟虑的。表明日本方面对全球及中国局势已经观察了很长时间,决定基于它对世界局势的判断,日本对中国的分析和预测基本上是透彻、准确的。
专家解释说,供应链重组已不可避免,只是时间和幅度的问题。工作室记者了解到,根据目前粗糙的数据,至少有30-40%的外商可能把供应链从中国撤出,这是因为贸易战关税的影响已经迫使它们对于替代供应商进行研究,病毒只是加速这方面的落实。从整体而言,供应链洗牌也未必是针对中国,而是对于全球布局的地区性分散风险。
摆上议事日程
短期很难完成,如何应对?
业界专家说,美日等发达国家似乎为外资撤离中国吹起号角,就化工产业链而言,短期内很难实现,至少需要3-5年。同时,撤资的也大部分是为国外配套的产品产业,为满足中国国内需求的产业不会轻易撤资走人。
实际上,在中美贸易战最为激烈的2019年里,多个美国企业投资的标志性工程是在这一年落地中国。
比如:美国最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Mobil)决定出资100亿美元在广东建设大型独资石化项目。经过几十年的产业集群构建,中国是全球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国家。中国有比他国更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邓白氏商业资料公司统计数据显示,在《财富》1000强企业中,有163家在中国拥有与其有直接业务关系的一级供货商,而938家拥有中国第二级供货商为第一级供应。
不过,就此问题,国内一家媒体对福耀玻璃老板曹德旺进行了采访,他特别提到:“疫情后,全球产业链会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我们一定要警惕全球产业链去中国化”。他补充,“在短期内,各个国家很难构造出独立的产业链和工业体系……全球产业链短期内不会,也无法和中国脱钩。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不愿具名的专家认为,在疫情过后,企业会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把部分产能迁出中国。至少会将重新组织产业链来构建多元化的供应来源,摆上议事日程。但将产业链大部分移出中国既痛苦又耗时,同时制造业转移到中国花了几十年的时间,要离开中国,也非短短几年时间可以办到。
而中国政府需要做的是,及时推出了大规模的稳外资稳外贸的一系列政策,包括推动外资企业复工复产、推动稳外资政策落实、提升投资促进和招商引资水平、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等,时刻警惕其他发达国际的跟进撤资。
内容来源:网络
本期编辑:小艾
商务合作:021-37709287
投稿邮箱:info@amtbbs.org
版权声明:AMT尊重版权并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除无法溯源的文章,我们均在文末备注了来源;如文章视频、图片、文字涉及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