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造车项目被爆欠款超10亿,银隆商业模式改怎么发展?

共 1 个回答

切换为时间排序

2020-05-24 05:46:49


作为董明珠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一步,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被曝欠款12亿元,遭供货商带人扯横幅堵门。而珠海银隆则断然否认欠款说法。



珠海银隆被曝欠款:疑供货商带人扯横幅堵门


珠海银隆近日被媒体曝出拖欠供应商货款至少12亿元。1月16日自称被拖欠货款的供应商之一珠海思齐电动汽车设备公司(以下简称珠海思齐)方面向记者表示,目前珠海银隆共拖欠其货款7600万元,其中逾1700万元在走法律程序,其余货款双方没有争议。珠海思齐同时称,媒体报道的珠海银隆至少拖欠供应商货款12亿元是其挨家核实查证的。


对此珠海银隆则给出了截然相反的说法,公司方面向记者回应称,与珠海思齐的货款纠纷是因对方产品存在质量等问题。所有应付款项会按照正常的节点安排,珠海银隆完全有能力去应对,不存在拖欠货款的问题。


珠海思齐:工厂被迫停工


资料显示,珠海思齐成立于2014年初,是一家以研发生产和销售液冷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储能设备、提供充电站整套解决方案及建设为核心的高科技企业。在公司官网上,目前还标明其是银隆集团和格力电器的重要合作伙伴。


珠海思齐副总经理束磊告诉记者,2016年,珠海银隆的订单占到其营收的60%,是公司最大的客户。但从2017年4月开始,公司再没接珠海银隆的订单,主要原因在于珠海银隆拖欠货款太多,公司担心资金周转不灵,因此选择终止合作。


记者了解到,2017年9月,珠海思齐将珠海银隆诉诸法院,诉讼内容涉及的订单是珠海思齐向珠海银隆供应的11套储能车,合同总金额约为3000万元,珠海思齐要求银隆支付剩余1775.2万余元货款以及违约金。随后的12月15日,该案一审判决下达,判决要求银隆在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向原告珠海思齐支付货款1775.2万元及违约金,珠海银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束磊表示,目前拖欠的7600万元货款仅有1700多万元在走诉讼流程,剩余的5000多万元是双方没有争议的,其中大部分也是有验收报告的,还是希望对方(珠海银隆)能及时支付货款。


“交货后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是没有问题的,他们(珠海银隆)也一直在使用,但他们也不给钱,只是一直称资金不够,当我们最终选择走法律程序后,他们才找一些正常的售后问题来作为拒绝付款的理由。”束磊称。


束磊表示,这批货款(5000多万)拖欠最短有八个多月,最长的有一年零四个月,此前公司一直抱有希望,不希望走到诉诸法律这一步,如今很后悔一开始未走法律途径,现在已经向各个法院递交上诉书。目前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临近年底,公司本身也欠着许多供应商的钱未及时支付。选择在银隆大门口打出讨债条幅,并不是因为不相信法律,而是因为很多中小供应商等不到。对他们来说,拖欠几十万元可能连年都过不下去了。


“我们的工厂生产现在都停了,包括上个月的工资,本来是13号发工资,现在也还没发,老板还在想办法。”束磊称。


珠海思齐方面还称,“据我们了解,我们被拖欠货款的金额数目不是最大的,有的供应商被拖欠2到3个亿,只是他们不愿意曝光。”


珠海银隆回应:不存在恶意拖欠货款问题


银隆公司委托了律师发表了声明称,银隆不存在恶意拖欠货款问题。但银隆关联公司与文中所提到的思齐公司确实存在买卖合同纠纷。



银隆公司委托律师发表声明


“关于珠海思齐这件事,我们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是因为对方产品的一些质量等问题,我们没有支付他们的货款。这件事目前已经在司法程序当中,一审之后我们提起了二审,需要等到二审之后,才能有一个结果去执行。”珠海银隆相关负责人回应称。


值得注意的是,有媒体报道称,被拖欠货款的供应商不止珠海思齐一家,包括珠海思齐在内,珠海银隆逾期未支付的货款至少12亿元。


“有一些内容是过度解读或过度理解了。”珠海银隆相关负责人说,12亿元的应付款项对于珠海银隆这样的大企业来说属于正常,银隆的所有应付款项会按照正常的节点来安排,同时也完全有能力去应对,不存在其他问题。至于司法程序进展,该负责人说,目前还在进行中,具体的案情暂时不方便透露。


商业模式严重依赖补贴和政府收入


银隆这次卷入漩涡的原因之一,还在于此前被业内多次质疑的过度依赖政府订单和补贴。


官方资料显示,2017年,银隆销售的电动客车总数量约7千多辆,距其3万辆的目标还差近80%。另外,银隆方面表示,其总销售回款大约是80亿元,其中有十几亿是当年订单的销售回款,数十亿是2016年订单的回款,还有十几亿是2015年的国家补贴资金。


根据银隆此前公开的资料,国家补贴资金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银隆号称使用的是耐宽温、充电快的钛酸锂电池,其主要采购客户为城市公交部门。根据公开资料,2016年上半年,仅来自北京公交的销售收入,就占到银隆总销售收入(扣除财政补贴后)的49%。



一位新能源投资人分析,银隆之所以大举扩张,有点意在“用投资换市场”。

以兰州市为例,2016年6月,银隆与兰州市政府签订框架协议。根据协议约定,银隆未来3至5年内在兰州新区投资100亿元,并且以现金出资重组兰州宇通有限公司(下称“兰州宇通”)。作为回报,兰州公交集团将采购银隆电动公交车1500辆,其中2016年至2017年度600辆。该协议在2017年2月份正式落地。


落座于天津静海区的银隆天津新能源电池与汽车产业基地,也采取了类似的合作方法。该基地的一位内部人士对AI财经社表示,天津当地的公交集团已经和银隆达成了未来几年的采购协议。


但要拿下政府订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规模建厂也意味着前期设备的投入需要大量资金。


另外,仅做新能源公交市场,也不是最明智的模式。“公交车市场目前已经趋近于饱和。宇通、中通等市场份额比较大,未来几年这个格局不会有大的变动。银隆也许会做得比较好,但市场不可能只银隆一家。”上述新能源汽车投资人认为,长久来看,银隆的商业模式必须改变。


雾里看花,事情将怎样发展?

更多机器人、无人机/、AI技术资料(点左下角阅读原文)

共 1 条
  • 1
前往
56回答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