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这家“灯塔工厂”为何能不停工?
共 1 个回答
2月13日,《解放日报》头版刊发了由解放日报记者采写的文章:《这家“灯塔工厂”为何能不停工——抗击疫情下的上海经济现场之一》,对中国宝武宝钢股份在抗击疫情期间的智能化生产进行了报道。马上来看——
这家“灯塔工厂”
为何能不停工
——抗击疫情下的上海经济现场之一
宝钢厂区里,为数不多的工人戴着口罩坚守一线。为他们带来保障的,还有遍布各道工序的机器人和自动化智能装备。
复工日,对于一直保持正常运营的宝钢股份上海宝山基地来说,没有意义。
春节假期以来,宝山基地没停过一分钟工。厂区里,为数不多的工人戴着口罩坚守一线。为他们带来保障的,除了口罩和各种防疫措施,还有遍布各道工序的机器人和自动化智能装备。
今年1月,宝钢股份上海宝山基地工厂首次入选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灯塔工厂”名单。面对疫情,新上榜的“灯塔工厂”展现出独特优势:覆盖全厂的智能制造,不仅提升生产效率,更在特殊时期,实现了疫情防控和稳产高产的有效平衡。
车间里“不碰面生产”
春节里宝钢工厂不停工,是基于钢铁行业的特殊性:高炉一开起来,哪怕停一秒,都会造成巨大损失。但此次疫情影响下,经济损失并不是宝钢不停工的决定因素。
记者在宝钢股份上海基地冷轧车间看到,两条200米长的生产线上,每条只有2至3名工人流动查看,基本互相打不上照面。在生产线的一侧,有一个100多平方米的“六合一”操作室,分散坐着几名工人,通过电子幕墙,观察着生产线上的一切。整个车间里不到十人,严格防护、相互远离,这是工厂不停工的底气。
宝钢股份上海宝山基地冷轧车间
“如今生产线上真要遇到什么技术问题,我坐在家里就能解决。”宝钢股份区域工程师付顺鸣拿出手机,示意说,“这里面装着智能远程操控软件。”通过付顺鸣的手机,不光上海基地,就连远在三千公里外的宝钢湛江基地的情况,软件中也能清晰显示。
付顺鸣告诉记者,智能化改造前,冷轧生产线上工人众多:进料关口要站两名工人,把控钢卷质量;锌锅旁站两名,时刻准备捞渣;成品出口站一名,检查成品质量;仓库里站两名,打捆贴标;还要至少一名流动工人,随时应付突发情况。最辛苦的是捞渣工人,除夕夜也要守在锌锅旁,一会儿就浑身湿透,要是戴上口罩就透不过气了。
“过去产线上工人多,不见面不行,还得互相帮助,就达不到疫情防控要求了。”付顺鸣介绍,如今冷轧车间内的12台机器人已经把最危险、最脏、最难的活给包办了,进料、捞渣、出料、打包一气呵成。工人们和工程师在同一个车间内,可以实现“不碰面生产”,既能实现高效产出,又能确保防控到位。
智慧钢厂正在走向全国
冷轧车间,其实只是这座“灯塔工厂”智慧制造成果的代表之一。宝山基地中,今年共有五个智慧制造项目获评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的最佳实践案例。当下,智能制造已经在宝钢股份生产制造的全流程、各工序、各环节普遍推开。
对于世界经济论坛的这次评选经过,宝钢股份智慧制造推进办公室副主任邹玉贤记忆犹新。去年10月底,邹玉贤全程接待了由世界经济论坛和麦肯锡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一位多年前曾参观过宝山基地的国外专家组成员感叹,这里的变化和智能化程度让他非常吃惊。”
宝山基地内的无人驾驶汽车
去年开始,宝山基地的智慧制造进入新阶段。宝钢股份开始对上海基地所有工厂和生产项目进行系统规划、顶层设计,从整体上大规模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加强稳定性,降低成本。比如,经过人工智能分析后,宝山基地数百辆运输车一年能少行驶1亿公里。
目前,除了宝山基地,宝钢股份还拥有武汉青山、湛江东山、南京梅山等主要制造基地,以及正在建造中的盐城基地。企业负责人表示,盐城基地正在建设的“未来钢厂”,正是基于宝山基地的前期探索实践。
智能化是抗风险利器
本周企业陆续复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上海受冲击小、率先恢复运作的企业,不少都具有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除了不停产的宝钢股份上海宝山基地,一些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企业也在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持续运作,年前刚刚投产的特斯拉上海工厂也正在生产。
“此次疫情,对制造业中的高技术企业影响相对较小。”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郑世林表示。
郑世林基于2003年非典疫情对各产业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他发现,疫情对低技术企业冲击更大,而对高技术企业的影响不是很明显。特别在外贸领域,在疫情提升成本的情况下,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更有出口动力。因为,高新技术产品拥有更高附加值。
统计数据也表明,无论什么产业,只要拥有了高和新的技术,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会明显提高。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在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2019年上海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依然比上年增长3.3%,明显好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其产值占上海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2.4%,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
“通过这次疫情的考验,传统工厂的智慧化改造,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郑世林建议,上海作为产业升级转型较早的城市,抗击疫情期间,在全力支持服务业稳定的同时,也应加大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投入,支持上海制造加快智慧改造,捕捉正在显露的行业新机遇。
来源:解放日报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