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有微软的服务器、养鱼的 Google,还有 Facebook 的超多电缆

共 1 个回答

切换为时间排序
分幻之庭师

2021-05-27 10:46:04

即使是没有学过多少地理知识的孩子也知道,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水球」——71% 的面积都由水所覆盖。

在今天的大部分人看来,互联网应该是「水球」的一种基础设施。人人都能用,处处都能用,只是网络好和网络差的区别而已。但事实上,在大部分水所覆盖的地方,互联网都没法随时提供服务。船员只能通过老式的娱乐方式打发时间,联网就别想了。

在海洋之上,一艘船就是一个没有外界信息流通的封闭社会,所以鲁荣渔 2682 这样的恶性杀人事件会在此发生。

但没有网络就没有互联网了吗?各大公司正在以不同的方式探索、开发这片信号不能达到之地。

Google 养鱼、微软听声

Google 和微软的做法颇为「田园」。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二,他们没少在海里折腾,在海里又放服务器,又装电缆,想办法利用海洋资源。而作为有影响力的大公司,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回报海洋。

微软做的是用自己的技术帮助了想保护珍惜海洋动物的科学家 Erin Moreland。

为了搞清楚阿拉斯加水域的生命活动迹象,Moreland 过去要亲自盯着电脑屏幕,检查数千张照片才能有所发现,这个过程和沙海淘金一样艰难。更糟的是,当她的发现公布的时候,这些信息已经过时了。

所以在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中,科学家想求助于人工智能来分辨特定区域的声音。人工智能可以区分海豹、鲸鱼的叫声,把它们和浪花撞击、冰块移动、轮船经过的声音区分开来。想法很好,但技术准备上遇到了一点困难。

一切的转机是微软的工作人员把这个问题定为了公司内部黑客马拉松的一个命题,14 名微软工程师开始为此掀起头脑风暴。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科学家在去年秋天已经得到了一套更为高效的算法,99% 能与之前人工创立的声音文件日志相匹配。

有了这套工具,科学家可以更轻松地观察一片海域的生物活动迹象,从而掌握白鲸、北极熊等动物的活动数据,制定更好的保护策略。

如果说微软还只是提供技术,把工具提供给海洋保护者的话,Google 就是自己亲身上阵了。

Google 内部的 「潮汐」项目目标就是保护海洋,让海洋能以可持续的方式为人类提供鱼类、贝类等食物。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开始了养鱼生涯。准确的说,是帮助养殖户们高效养鱼。毕竟全球渔业的三分之一已经超出极限,而我们也确实需要更好的渔业管理方法。

Google 的解决办法是一个水下摄像系统,它能利用机器的感知能力来「探测并解释肉眼看不到的鱼类行为」。它可以同时记录数千条鱼的进食,还能在后台收集氧气水平和水温等环境数据。

养殖户可以靠这套系统了解鱼类状况,从而作出更适当的决定,比如对养殖的鱼类做到更精准地投食。如果这套系统有效,那冗余饲料带来的污染问题也将大大缓解。

下海「用海」、搞搞基建

不过帮养殖户养鱼和帮科学家听声都只能算大公司的「课外活动」,毕竟这种项目短期长期都看不到什么诱人的经济回报。没有可持续的商业模型,只能靠企业责任心来发动。

科技公司和海有关的主业还是搞基建。把那些和主营业务有关的基础设施做好,让他们从海洋深处发挥力量,帮助公司在陆地上继续做大做强。

没谁会觉得 Google、华为、Facebook 是通信公司,但这些非通信公司建海底电缆就建得十分欢乐。

▲ 图片来自:TechCrunch

Google 为海底电缆投资了 470 亿美元,到今天拥有了 14 条海底电缆,跨越了五大洲三大洋。而这些海底电缆,在未来也会成为 Google 云的网络基础设施之一。

Facebook 也想环绕非洲开发海底数据电缆,帮自己降低宽带使用成本,轻松获取更多用户。

而且在铺电缆这件事情上,Facebook 很少单打独斗。

为了在大西洋和太平洋都铺上自家优先级更高的电缆,微软、西班牙电信公司 Telxius、软银、亚马逊都是 Facebook 的合作对象。这些大公司团在一起,共同拥有了上万海里的电缆。

部分电缆甚至破了记录。Facebook 和微软联合拥有的 4000 英里跨大西洋电缆上实现了 26.2 Terabits 的创纪录传输速度,每对电缆 8 根光纤 20Tbps 的理论性能提高了 20%。

说人话就是速度提升了,而且提升的幅度还不小,比 1988 年的第一根海底电缆 TAT-8 快了 20 万倍。


共 1 条
  • 1
前往
58回答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