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印机业在走出去、引进来中崛起

共 1 个回答

切换为时间排序
猫眼的老陈

2021-05-27 12:26:51
 入世10年,是我国印刷设备、器材生产技术、销售市场发生巨大变化的10年。伴随着国家关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在我国降低关税的同时,对外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在进口印刷设备减让关税、对外商来华投资方面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与此同时,10年来,国际同行业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多元化。相信未来,印机行业走出去、引进来将会成为一种常态。10年印刷机械行业的风风雨雨告诉人们,入世已成为产业经济增长的催化剂、技术革新的推动力。

  2001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年间,我国的印机行业也随之经历了走出去、引进来的历程。从人人高喊的“狼来了”,到现今进口印机和国产印机在国内市场上的共生共荣,10年时间令我国印机行业体会到了机遇与挑战、此消彼长、直至平衡。在入世10周年之际,《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陆长安,共同回顾走过的这10年。

   10年印机看变迁

  “走出去、引进来,促进了设备出口和进口的双向流动。”

  入世10年为印机行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外部环境,一方面,为国内的印机制造企业提供了走出去的机会;另一方面,为国外印机制造商进入国内市场打开了大门。陆长安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需要按照其规则来做,与之前对进口印机设备的限制相比,入世后有了大幅度的开放,这促进了设备出口和进口的双向流动。

  陆长安认为,就国内的印机制造企业而言,入世后国产印刷机的技术得到了飞速的进步,特别是在近年我国印机制造企业对知识产权的意识在加深,企业申报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也在明显增多。

  从进口印机设备数量来看,随着入世后对外贸易大门的打开,近些年我国引进印刷机械的数量和种类也越来越多,不仅包括传统印刷设备还有数字印刷设备等。从海关针对印机行业的进口设备统计数字来看,2001年进口印刷机械3.6万多台/套,而到2010年统计已经发展到了26万多台/套。另外,这种流动并不是单方面的,据统计,2001年出口印刷机械0.7万台/套左右,2010年统计到了23万多台/套。

  此外,陆长安说,我国的印机制造企业需要具备国际视野。在入世期间,国内与海外印机制造企业之间展开的技术合作以及合资、并购等商业行为也对我国印刷业今后的发展发挥了作用。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典型代表之一,其收购了美国高斯国际公司以及日本秋山国际株式会社。记者从外媒报道中获悉,很多行业分析师认为,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一个长期的计划——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胶印机制造商。还有近期颇受业内关注的辽宁大族冠华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事件。据其总经理刘学智公布,其已正式收购了日本筱原公司的产品技术、专利、装备和全部库存。入世10年,民族产业实力在增强,大型并购得以实现。

  同时,对于国内的印刷企业来说,入世10年让印机得以在全球流动起来,国外印机的进入促进了企业技术的革新、印品质量的提升,企业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展。众所周知,国内有很多企业的主营业务是承接国外订单,购买了高档的进口设备也增加了其在国际印刷市场“大舞台”上的竞争力。

   10年印机看差距

  “入世10年为产业发展创造了好的机会,产业实力得到了整体提升,但要赶上印刷产业发达国家还需要时间。”

  入世10年,为印机行业注入了活力,提供了很多技术支撑,但是印机属于一个细分行业,整体产业的提升需要一个过程。陆长安谈到,欧洲和美国等印刷产业发达地区,由于其产业基础雄厚,我国印机行业与之相比还存在差距,但是入世10年令这种差距在逐渐缩小。

  同时,陆长安谈到,要继续缩小这种差距并赶上这些发达国家,需要整个产业链共同协作。因为传统印刷设备的生产是一个技术集成度非常高的产业,从设计到基础件的加工、配套项目以及高端的自动化控制等部件的生产,涉及到从印前、印刷再到印后整体数字化的工作流程,均要求企业必须贯彻国际标准。这不是印刷机制造商一家就可以独立完成的,需要有很好的产业基础。就这一点而言,国外印刷业发达国家有着良好的产业链基础,从制造一个机器的原材料到机电配套都相对成熟。国内的民族制造企业在自主创新时难度与之相比较高,国内产业链整个配合度不高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因此,陆长安说,整个产业链的打造需要时间,入世10年为产业发展创造了好的机会,产业实力得到了整体提升,但要赶上印刷产业发达国家还需要时间。

  相比于传统印刷机械行业,陆长安介绍,数字印刷设备和印刷数字化设备在美国及发达国家得到了较广泛应用,而在我国的广泛应用还尚需时日,但其发展速度远比传统印机要快。因此未来中国将是一个潜在、庞大的市场,也是我国和外国厂商激烈竞争的焦点。在民营企业中,北京北大方正有限公司是代表企业之一,其软件开发技术能力在迅速崛起。此外,我国在机械加工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优势,将来中外企业的技术融合也将是趋势之一。

   10年印机看“两面性”

  “产业秩序和理念的提升是一个民族产业本质的提升。”

  入世之初,不乏有业内人喊这是“引狼入室”的行为,会影响我国民族印机产业的发展,丧失自己的优势。面对入世这把双刃剑,10年时间过去了,是否如人们所忧虑的那样呢?陆长安一句话令记者茅塞顿开,“既然已经融入到世界竞争当中去,就要懂得游戏的规则,认清楚一点——产业秩序和理念的提升是一个民族产业本质的提升”。陆长安认为,从这个角度来讲,对于国内的印机制造商而言,任何形式的优胜劣汰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只有这样才能催生出好的企业。

  反过来看引进来的海外印机制造商,陆长安介绍,10年过去了,回过头看,进入中国印刷市场的印机制造企业,都是在国际印刷市场上经受过竞争考验的企业,逐渐成熟的企业,除了知名的品牌,其他的品牌基本上没有进来过。他讲到,不良的品牌基本上在中国注定也是遭到淘汰的,而且国人对海外品牌的认知度也越来越成熟。
共 1 条
  • 1
前往
65回答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