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巴氏杀菌技术及设备发展

共 1 个回答

切换为时间排序
的蛋疼

2021-05-27 12:27:40
 对饮料进行杀菌的主要目的就是延长产品的货架寿命。这个处理过程会将所有能够在饮料中生长的微生物和所有可能会引起化学成分变化的酶杀死。对产品进行处理的时间长短和温度的高低将是杀死啤酒中的有害菌的关键所在。
  
   这一关键影响可以使用“巴氏杀菌单位”进行定义。英文简称:PU值。一个巴氏杀菌单位相对应于:在温度为60℃时,进行为期一分钟的杀菌所产生的巴氏杀 菌效应。大部分啤酒的巴氏杀菌单位为8~15,低酒精度啤酒为20~40,麦芽啤酒100~400。果汁和罐装产品的巴氏杀菌多采用“时间优先温度”的原 则,而不是采用巴氏杀菌单位的原则。例如,含有果肉的橙汁就需要在70℃下进行5~10分钟的杀菌。
  
  巴氏杀菌技术
  
   隧道式巴氏杀菌机是一种处理那些已经灌装好了的容器方法。没有经过处理的产品灌装进容器,并将容器封好盖,然后,通过输送带的传送,进入隧道式巴氏杀菌 机的内部。在巴氏杀菌机中的各个温度区域内,产品的温度受到精细的调节。当通过隧道时,容器受到不同温度水的喷淋,也就是加热阶段、杀菌阶段和冷却阶段。
  
  杀菌机前端的逐步加热和后端的逐步冷却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既可以避免过热而造成的口味损失,又能够防止容器热应力的突变而产生的碎瓶。
  
   在隧道式巴氏杀菌机中,一般可以采用三种热传递方法:一种是喷淋板上面带有许多喷淋孔(可称之为:喷淋板系统),热水通过喷淋板喷淋到容器上;另一种是 安装一个大型的喷淋嘴(可称之为:喷淋嘴系统),热水通过这个喷淋嘴喷淋到容器上;第三种是在四方的喷淋管上面开设槽口(可称之为:喷淋杆系统),热水通 过喷淋杆喷淋到容器上。
  
  目前,最为常用的是喷淋板系统,这种系统结构简单、实用。喷淋杆系统同样具有喷淋水分布均匀的特点;由于喷淋嘴系统的结构简单、坚固,因此,喷淋嘴系统的维护保养比较方便。
  
  现代化隧道式巴氏杀菌机的设计和结构要求
  
  在隧道式巴氏杀菌机中配置有一系列的喷淋区域,每个区域的运行温度各有不同。进来的容器被逐步地加热,一直达到所需要的温度和热处理效应为止。同样,容器的冷却也是从保温温度逐步地下降到出口部位所需要的温度上。
  
  隧道式巴氏杀菌机的结构设计应当符合实际生产的要求。诸如:容器通过的时间和容器的尺寸、重量等;产品的特性、所要求的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等,车间的大小等因素决定着机器的最佳结构设计。
  
  现代的制造技术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来解决这些因素,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够满足机器的各种技术指标。隧道式巴氏杀菌机是以模块的方法建造的,也可以根据用户具体情况专门制造,例如:处理特殊产品时加长个别的处理区域等。
  
   老式的巴氏杀菌机多采用步移式的传送系统,而现代巴氏杀菌机则采用床式的传送系统,也就是皮带式的输送带。这种输送带能够平稳地输送产品,因此,容器极 少翻倒。目前,有两种皮带式的输送带:一种是由不锈钢制造的链板式的输送带,另一种是由塑料制造的皮带式的输送带。塑料输送主要用于输送铝制易拉罐和轻型 的一次性玻璃瓶。不锈钢带主要用于输送较重的玻璃瓶。有些杀菌机装备了强力塑料输送带之后,也可以输送较重的玻璃瓶。装备有平床式输送带的现代化巴氏杀菌 机也可以装备自动过滤带,自动过滤带能够清除掉碎瓶片等杂物,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维护保养的工作量。
  
  隧道式巴氏杀菌机的巴氏杀菌单位控制要求
  
   良好的杀菌过程要求精确地控制好巴氏杀菌单位。但是,什么是良好的杀菌过程呢?答案是:以最小的巴氏杀菌单位,并最大地保持产品质量和新鲜程度的最佳优 化的杀菌过程。最佳优化的杀菌过程是由先进的巴氏杀菌单位控制系统进行调节的结果,这一系统完全能够确保产品不被欠杀菌,并得到最小的过杀菌。
  
   先进的巴氏杀菌单位控制系统是以产品的巴氏杀菌单位为作用基础的,而不是产品的温度。这一控制系统不但可以充分利用通过监测所得到的产品的处理历史数 据,而且还能够确定出复杂的控制决策。这个控制系统由计算机组成,通过智能动作采集当前的状况,根据巴氏杀菌机中产品的所有当前状态,进行变换。
  
  巴氏杀菌机的发展历程
  
   早在1935年,赞得汉森就开始制造隧道式巴氏杀菌机。虽然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但是当今的赞得汉森仍然是一个年轻有力、富有创新的公司。这正是 由于赞德汉森在近十年来不断开发出新的杀菌技术的结果。既满足外部市场的需求,又重视自身机型的研制,这样就促进了赞德汉森杀菌机的发展,当今的巴氏杀菌 机就像是一次飞跃,虽然只是那么几步,但是它已经从传统的结构中跳了出来。下面就是这几个发展步骤:
  
  1989年:第一台通过一台个人电脑运行的实时巴氏杀菌单位控制。
  
  1994年:集中热交换器供给系统———单个热交换器概念。
  
  1997年:底槽式巴氏杀菌机———新一代赞德汉森的隧道式巴氏杀菌机。
  
  1996年下半年,第一台底槽式杀菌机开始组装(正式投入运行是在1997年的6月)。它开创了巴氏杀菌机的全新结构,将区域水量减少到最低点,所配备的缓冲系统优化了冷能和热能的配置,并且不使用任何阀件。
  
   底槽式杀菌机的原理体现出了单个热交换器概念,并使集中热交换器供给系统得到充分的利用。这种设计是基于通用于模块式结构,采用标准的制造方法,也可以 对个别的区域进行调整,这种既规范又灵活的特性不仅对赞德汉森,而且对用户都是大为有益的,缩短了制造、交货和安装的时间。
  
  底槽 式巴氏杀菌机是集中热交换供给系统的主体机型,并可以充分显示出巴氏杀菌单位控制的优异性能———所有的理论指标在这里均已达到。只有在没有其他可能性的 情况下,才使用溢流系统中的净水,这样,与传统的巴氏杀菌机相比较,就可以减少35%~40%的用水量。底槽式巴氏杀菌机使用一条自动过滤带取代了传统的 手动双筛,这既加强了机器的强度,又简化了机器的结构。
  
  啤酒厂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为消费者提供新鲜的、优质的商品。啤酒既要 进行杀菌处理,又应保持新鲜程度,底槽式的杀菌方法是取得这一目标的最为合算的工艺过程。底槽式巴式杀菌机吸收了隧道式巴氏杀菌机的所有特长,与传统的巴 氏杀菌机相比较,底槽式巴氏杀菌机占有绝对的优势。底槽式巴氏杀菌机是在隧道式巴氏杀菌机的基础上,配置了赞德汉森的巴氏杀菌单位控制和集中热交换器系统 而形成的一种全新机型。主要特点是低水量、低能耗的底槽仅仅需要传统杀菌机用水量的20%左右。用水量的大幅度减少使得温度的变化较为迅速,巴氏杀菌单位 的控制性能更加良好,耗水量大大减少。
共 1 条
  • 1
前往
60回答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