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胜智能巨亏,这不是“智能制造”的错

共 1 个回答

切换为时间排序
reak

2021-06-11 17:34:36

从纸笔到电脑,从单机到网络,从“互联网+”到“智能+”,技术发展速度之快令人瞠目。在我国,人们对网络、智能化等概念的接受能力之强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似乎只要是与智能沾边的事情就进入了高大上之列。

对于制造业来说,“智能制造”一词更是火热得如同盛夏的烈日,灼人灼心。这边各种“智能”公司纷纷上马,那边数个“智能”公司悄悄关门,于是乎很多公媒体、自媒体未作调查,便如无脑之兽般跟风而动,冷热不均、不负责任的评论铺天盖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打乱了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之路上的前进脚步。

其实,在事物发展的进程中,很少有人可以在当时当日笃定地分辨对错,捧杀与棒杀都非智者所为。实地调查,冷静思考,审慎落实,及时纠偏,才是身处实业的装备制造从业者应有之举。

近两年,经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沈烈初先生就机床及相关制造领域存在的问题数次发声,在行业中引起了不小的影响。近日,沈部长授权机床杂志社首发《劲胜智能巨亏,这不是“智能制造”的错》一文,与去年年底发布的《参观西门子自动化(成都)有限公司引发的思考》(微信文章名《中德智能制造的区别在哪里?》)相互呼应,深入分析智能制造成与败背后的原因,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千家千言,争鸣有益。欢迎读者留言,各抒己见。

劲胜智能巨亏,这不是“智能制造”的错

沈烈初

2019年五一节

最近一段时间,劲胜智能出现巨额亏损的报道和帖子很多,如2019年4月26日《中国经济周刊》官方微博发表《去年巨亏28.66亿“无人工厂”做不下去了?劲胜智能:请仔细看公告》,该文章开篇第1段和第2段如下:

4月23日,劲胜智能(300083.SZ)披露年报。2018年,劲胜智能实现营业收入55.07亿元,同比下降14.2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8.66亿元,同比下降721.88%。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毛利率12.54%,较上年降低14.03个百分点,销售净利润率为-52.08%,较上年降低59.25个百分点。

劲胜智能是东莞智能制造“明星企业”、“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单位”。尤其是劲胜智能在东莞东城打造的“无人化工厂”是国家工信部全国首批智能制造专项项目,也是3C领域唯一的智能制造示范项目。

“巨额亏损”、“智能制造”成为这些报道和消息吸引读者眼球的关键词。我过去对劲胜智能的项目有所耳闻,虽无直接机会进行现场学习考察,但一直关注有加,本次事件更是引发了进一步的思索。

一、事件背景的回顾

2016年7月24日,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经验交流会在广东东莞召开,工信部主要领导出席并主持会议,中国工程院、广东省领导及全国省、市、自治区经信委/工信厅的主管领导及重点产、学、研领导应邀参加会议,规模较大。工信部主要领导讲话中指出:“要深刻认识智能制造的艰巨性与紧迫性”,“是推进制造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体现,是构建新型制造体系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举措”、“推进智能制造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试错、难以一蹴而就,更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坚持不懈、系统地推进……”。

2016年9月,时任国务院主管工业领导前往东莞劲胜智能组件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考察……

该项目落地于广东劲胜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劲胜智能)的前身——东莞劲胜智能组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劲胜精密),该公司主要为手机金属与非金属构件进行代工,即是一家“代工厂”。有10条自动化钻攻生产线的智能车间;包括180台国产高速高精数控钻攻中心,81台国产机器人,30台RGV,10台AGV小车,一套全自动配件检测系统,同时搭载着全国产化工业软件系统,包括云数控平台,CAPP、APS高级排程系统,MES生产管理系统等和生产控制中心,生产过程的三维仿真,实行对机床健康保障的监控,还有一条普及型自动化钻攻推广线,一条机器人打磨生产线,一条用于智能制造人才培训智能生产线,应用了适应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制造现场“智能感知子系统”,改造升级现有智能化系统,建立全制造过程可视化集成控制中心及最新国产的软硬件及信息化架构等。从技术上总结,该项目具有“三国”、“六化”、“一核心”的特点。“三国”即全部采用国产数控机床与装备、国产数控系统、国产工业软件;“六化”即装备自动化、工艺数字化、生产柔性化、过程可视化、信息集成化、决策自主化;“一核心”是构建智能工厂的“大数据中心”。劲胜智能的无人(少人)化工厂,应该说是代表着当时国内最高技术水平的“大聚宝”,是政、产、研、学、用数十个单位大协作科技成果,据笔者了解,国外也是少有的,应该倍加珍惜。

另外,劲胜智能以此为契机,转型智能制造。为了转型,劲胜智能收购了“创世纪”、控股了“嘉灿精密”、入股武汉艾普工华,这三家企业在智能制造生产线中分别提供数控机床、MES系统和自动化集成,以便将来劲胜智能根据自身的经验教训,软硬件技术积累,成为能为制造业其它企业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及以后的智能化制造提供全方位软硬件解决方案的集成商。这是一个正确的战略选择。

二、思考和启示

为什么劲胜智能这样一个全国著名的智能制造示范企业,不过数年,就发生巨大的亏损呢?从而使劲胜智能退出手机代工的行业,其次是退出消费类电子制造行业,如何处理好已造成的巨大损失以及无人(少人)化工厂的现有装备,这倒是一个摆在劲胜智能面前的难题。

这一消息震动了部分制造业各行各业的同仁们,联想去年一批为消费类电子类、特别是手机代工企业陆续出现亏损,如上市公司奥瑞德亏损17亿、产工科技出现亏损也较严重等。从而牵涉到为其提供数控机床等装备市场销售量也出现下滑。这些代工企业应用的数控高精高速钻攻(丝)机床等装备进入门槛低,不少机床企业采用组装模式,全套引进境外的功能部件生产数控钻攻机床,因此引发了这一类机床企业的大洗牌,甚至造成一些著名企业资金链的断裂!这个教训值得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思考。

我过去对劲胜智能项目有所耳闻,虽无直接机会进行学习考察,但对方案有若干疑问之处,曾请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下称仪综所)的专家去调查,以便释疑,但仅着眼于技术层面,而没有仔细研究深层次的消费类电子产品生产的特点,特别是手机行业迅速市场变化的特点,不仅新技术、新材料变化快,而且带有“时尚”(Fashion)的特点引发的产品快速迭代更新,而代工厂目前的智能制造模式尚不能适应用户市场变化的需求。震惊之余,我请机床杂志社梁玉主编调出劲胜智能2018年200多页的年报进行研究,得出下列一些粗浅的启示,深层次的问题还需要专业人士剖析。

(一) “智能制造”纠正不了人为重大错误的决策

劲胜智能出现巨亏,这不是“智能制造”的错,而可能是企业领导人人为决策不完全正确所致,至少到目前水平,所谓“智能制造”纠正不了人为重大错误的决策。

我在研究“智能制造”这几年中,一直借助于实践论、矛盾论、工程控制论与系统工程论的方法,来剖析研究国内外学者发表的观点。另一方面深入企业,了解中国制造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特点的表现形式。我一直认为中国的大部分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还处于工业1.0、工业2.0时代,工业3.0只存在于一些有实力有远见的中大型企业,其具有国际视野,并以各种方式参与国际竞争与分工,从CAD、CAM、CAPP开始在数字化、网络化艰难地渐进式推进,大都已有二三十年历史,如常熟开关有限公司从1991年引进CAD技术开始,至今已有二十八年历史,其他如山东临工、文登曲轴、潍柴、徐工等采用信息化管理也都有二十年以上的历史,甚至更长。与发达国家美、德、日等国相比,其企业在工业2.0时代开始就已引入精益生产、准时化管理等科学管理方式,不断优化工艺流程,积累了大量数据,建立数据中心。在工业2.0到工业3.0时代,大概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笔者考察了这些国家的制造业企业,企业大都有局域网及专网、内网了,不少企业已开始采用计算机管理,也就是说引入计算机管理已经有大量的数据了,企业内各方面积累的真实数据是计算机管理的前提。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出现数控机床作为商品,那时即开始装备的数字化控制时代,特别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现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PLC等工控设备逐步应用,不仅用于生产产品设计、制造与管理,而且已开始用于生产线的集成控制,数字化、网络化及以后的智能制造必须建立在先进制造工艺与管理的基础上,反过来,数字化、网络化及以后的智能制造不断深入地应用,又促进先进制造工艺与管理更加优化、并进一步提高,这两者是辩证关系,互相促进,这就是我一直强调:数字化、网络化及以后的智能化制造,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提质增效、降低成本、压缩库存、加速资金流动、缩短研发与制造时间,按质、按时交货,加强维护服务等。总而言之,加速供给侧改革、转型升级,不断满足用户即需求侧的需求。笔者认为,正确处理好目的与手段的辩证关系,从而加速工业1.0到工业2.0补课发展,再加速发展到工业3.0的推广。目前尚没有真正达到工业4.0 的试水阶段,因为很多企业连正确的、全覆盖的数据库尚未完满地建立,工业2.0的补课就是要补科学的管理,建立完善先进的工艺体系与业务流程,就是要补企业的人、机、料、法、环、测等生产要素的数字化描述,建立生产要素的数据库,为奠定全数字化企业运行的基础,数据的快速、有效、正确、大容量地实时传递,必须建立网络,因此数字化与网络化是分不开的。

去年10月,笔者参观学习了业界称之为智能化最高水平之一的西门子自动化产品(成都)有限公司(下简称为“西门子成都工厂”),生产PLC、HMI等全球供应的电子产品,主要研发基地在德国,订单由西门子总部下,有少量自动化产品由西门子成都工厂研发,销售也由西门子总部负责运送世界各地,实质上也带有“代工厂”的性质。参观印象深刻,启示很多,回来后就写了一篇:《参观西门子自动化产品(成都)有限公司引发的思考——兼论中德两国专家、企业家及官员对“智能制造”认识上的差异》(此文附在本文之后读者有兴趣可指正一下),也许可找出劲胜智能与西门子成都工厂实现所谓“智能制造”,从概念、战略与战术及实施过程的差异,实施后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当然具体技术层面上不可相比的。

成都西门子负责人介绍:成都工厂还不是智能化工厂,技术水平仅为工业3.X阶段,而是全数字化工厂(大意),这是为什么?

(二) 智能制造仅是手段,制造的产品需有市场、有竞争力

劲胜智能是一家专门为手机客户代工的,自己没有产品,最大的客户是三星。三星不订货了,原因有二,一是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太贵,代工厂都转移到东南亚去了,给了劲胜智能极大的冲击。二是4G发展到5G,因5G是毫米波,手机的材料由铝镁合金改变为玻璃及塑胶,增加屏蔽效果,同时因消费类电子产品带有“时尚”(Fashion)特点,外形变化快,因而工艺从有模具加工变为无模具加工(其实数控机床是可以做到的),劲胜智能更加适应不了。年报中劲胜智能旗下的深圳创世纪公司,主要研发生产数控机床与加工中心,营业额虽有下滑,但尚未出现亏损,因为它有自己的主要产品,可以快速转型(创世纪公司注册资金3亿元)。

(三)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必须相适应

笔者查阅了2018年的年报,劲胜集团股份结构十分复杂,有五层之多,各层次的利益诉求不完全相同。这两年因示范项目的效应,规模迅速扩大,劲胜智能旗下的子孙公司超过15家之多。笔者不知道这些情况对劲胜智能有没有造成负面影响,只有劲胜控股人知道。也需要专业人士进一步观察和深入研究。

(四) 对“官、产、学、研、用”各方的启示

1. 对各级政府而言

推进“智能制造”要“一厂一策”地引导,因制造业门类繁多,发展水平多在不同的阶段,地域差异又很大,社会专业化分工与产业链的完整与水平并不一样,企业的规模、商业模式、任务又不一样,因此每个企业面临的主要矛盾并不一样,因而智能制造的切入点的选择也可能不一样,即尊重共同规律之下,要注意个性化的帮助。政府对企业要“授予鱼”,更要“授予渔”,靠企业的内生动力去发展。

2. 对“产”企业本身

首先要深入调查自己的企业实际情况,明确通过智能制造需要解决企业的主要矛盾,想要达到什么目的,然后才能实施;要总体规划,分阶段推进;每个阶段完成之后,要进行总结反思,经验仍可贵,教训价更高,用PDCA办法循序前进,“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西门子成都工厂一期工程已投产,总结一期的经验教训,实施第二期工程,即将投产,现在已经规划好第三期工程,正在开工建设;一期比一期水平高,第一期的投资二年就已完全回收,这种滚动式发展符合“投入产出”的经济规律。根据市场发展的规律,综合各生产要素的状况,企业是否正确决策是实施智能制造成败的关键。智能制造救不了企业决策的失误。

3. 对“学”与“研”来说

是智能制造部分“知识”与研究成果的提供者。目前“学”与“研”的成果来源于国外传进来的技术与知识,经过自己的消化再传递到企业、或嫁接到企业的应用中去。“学”与“研”一定要把握好中国国情,了解企业的实际需要,有时企业并不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因此“学”与“研”客观地对企业进行评估,寻找短板,填平补齐后再帮助企业逐步推广数字化、网络化,最终达到智能化水平。“传递者”一定要实事求是,摒弃一时的“名利”,使企业得到实惠,由此“传递者”也有可靠的“回报”,要具体化授予“渔”,使其将来能自行发展,否则水土不服,造成反复。

4. 对“用”来说

特别是对机床企业的“产用结合”警示,一定要吸取。“用”是一切技术、产品供给侧落地的出发点与归宿。“用”要给“产”试错的机会。

“产用结合”就是新技术产业化的基础。所谓“光洋模式”(大连光洋是提供高端数控机床的一家民营企业)内涵之一:就是与用户“共同创新,共同提高,共同受益”,用户要把自己的工艺变化无保留地告诉您的战略伙伴(为了用户商业机密,可以签订保密协议,承担法律义务),即装备的提供者;装备的提供者要主动了解用户工艺的变化,并预测变化的状况,特别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出现,评估其对装备工业的影响。笔者不久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新材料是工业4.0基础”,特别是工作母机与工具(含成型、切削、铸、锻、焊、3D打印、表面工程等行业)要适应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如笔者最近参加一个研讨会,航空工业所需的材料迅速变化着,从过去的铝合金发展到钛合金,再发展到复合材料、碳纤维等,从而对“工作母机与工具”提出了不少新要求。没有前瞻性的研发,肯定跟不上用户对装备工业的要求。去年笔者在大连参观德国GROB公司,是加工发动机、缸体、缸盖的权威,参观时看到福特的缸体,已把缸套直接压铸到铝合金缸体中去了,这样缸体加工大大缩短了加工时间,加工工艺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条5-6台数控复合加工中心组成的生产线就可完成所有工序,大大提高了精度与效率,节拍仅有五分钟,完全变成一条无人化值守柔性智能生产线了。定制化接口,在用户安装好后,即可接入用户信息网络系统。

5. 对“产”与“用”角色转换的启示

在全球社会化、专业化分工的今天,任何一个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对上游前一个环节是“用户”,对下游后一个环节又变成供给方即“产”方,因此制造业每一个中间环节的企业都具有“产”与“用”的身份。“产”与“用”的结合是一个永恒的主体,因此“产与用”结合才能更经济、更健康地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少走弯路,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试错”的案例今后还会出现,要用平常的心态接受他,而且作为深刻剖析,用PDCA固化到我们的工作中去。

反思反思再反思!努力努力再努力,请大家批评指正。

附:《参观西门子自动化产品(成都)有限公司引发的思考——兼谈中德两国专家、企业家及官员对智能制造认识上的差异》 作者:沈烈初 2018年10月

共 1 条
  • 1
前往
56回答数